近日,河北省草業(yè)創(chuàng)新團隊種質資源與品種選育崗位聯合國家牧草產業(yè)技術體系衡水綜合試驗站、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(yè)研究所,在河北省衡水市舉辦了飼用小黑麥新品種田間觀摩系列活動。活動邀請來自全國多所科研院校的專家和養(yǎng)殖企業(yè)代表、種植戶等對冀飼5號、冀飼6號等冀飼系列小黑麥新品種進行田間考察和示范觀摩,進一步助力飼用小黑麥新品種在冬閑田的推廣利用。
飼用小黑麥是由小麥屬和黑麥屬屬間有性雜交,以飼草利用性狀為主要選育目標而定向培育的一種越年生、禾本科冷季型飼草,能充分利用冬、春冷涼季節(jié)進行種植,抗寒、抗旱性強。研究表明,冬性飼用小黑麥乳熟期粗蛋白含量達到9.0%以上,草產量較燕麥、青稞等其他飼用麥類作物平均提高61.4%,公頃產奶量平均提高46.3%。在種植模式上,飼用小黑麥還可與青貯玉米、花生、高粱等春播作物形成復種,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。
“飼用小黑麥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播種,第二年5月上旬至5月中旬收獲。實現了錯季供應,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,緩解了春夏季節(jié)飼草短缺矛盾。”觀摩會上,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(yè)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海明介紹,飼用小黑麥營養(yǎng)價值高、草質好、產草量高,同時利用方式多樣,作鮮草、青貯、干草均可,可有效緩解飼草料短缺困境。
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(yè)研究所在飼用小黑麥育種及生產利用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,選育出了抗逆、優(yōu)質、高產冀飼系列飼用小黑麥新品種8個,其中冀飼3號、冀飼4號、冀飼5號已通過國審,冀飼3號、冀飼4號飼用小黑麥先后被列為河北省農業(yè)主導品種,冀飼1號、冀飼2號、冀飼3號飼用小黑麥同時被列為寧夏回族自治區(qū)主導品種。冀飼2號、冀飼3號、冀飼4號等多個冀飼系列飼用小黑麥新品種生產經營權實現轉讓,先后在河北、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寧夏等省區(qū)冬閑田推廣面積超百萬畝,產量高、品質優(yōu),逐漸得到養(yǎng)殖企業(yè)認可。
“我們種了200畝冀飼5號飼用小黑麥,因為這個品種具有低蠟、無芒特性,解決了穗部有芒及高蠟質層影響動物采食的這兩大難題,所以很多養(yǎng)殖戶都愿意使用,今年的草已經都被預定了。”來自河北省故城縣豐之源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總經理高振東說。
觀摩會上,專家們還提出,要重點發(fā)掘抗旱、抗寒飼用小黑麥新種質創(chuàng)制和品種選育,為開發(fā)利用冬閑田提供品種支撐。
據悉,來自內蒙古農業(yè)大學、中國農業(yè)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(yī)研究所、蘭州大學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、山東省農科院、邯鄲農科院、衡水市農業(yè)農村局、衡水市科技局、衡水市畜牧技術推廣站,以及衡水各縣市技術骨干、養(yǎng)殖企業(yè)、種植大戶等50余人參加了此次系列觀摩活動。
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楊惠
服務郵箱:agricn@126.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395205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035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8 京ICP證05068373號
農民日報社主辦,中國農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禁止使用
Copyright?2019-2025 by farmer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